一、性能特點 1、摻量低、減水率高:減水率可高達35%~40%,可用于配制高強度以及高性能混凝土. 2、坍落度經時損失小:預拌混凝土1h坍落度損失為零,對于商品混凝土的長距離運輸及泵送施工極為有利,保證了混凝土的工作性能,又不影響混凝土的正常凝結. 3、混凝土工作性好:用聚羧酸系高性能減水劑配制的混凝土即使在高坍落度情況下,也不會有明顯的離析、泌水現象,混凝土外觀顏色均一.對于配制高流動性混凝土、自流平混凝土、自密實混凝土、清水飾面混凝土極為有利.用于配制高標號混凝土時,混凝土工作性好、粘聚性好,混凝土易于攪拌和澆注. 4、廣泛的水泥相容性:與不同品種水泥和摻合料具有很好的相容性,解決了采用其它類減水劑與膠凝材料相容性問題. 5、高強度增長率:較高的強度增長率,且有較高的早期強度增長率,改善收縮性能和降低混凝土的碳化率.3~7天抗壓強度比為160~170%,28天強度比可高達145~155%,其性能指標高于同類產品. 6、混凝土收縮小:可明顯降低混凝土收縮,顯著提高混凝土體積穩定性及耐久性. 7、堿含量極低:堿含量≤0.2%.產品穩定性好:低溫時無沉淀析出. 8、產品綠色環保:產品無毒無害,是綠色環保產品,有利于可持續發展.
二、技術性能 物理性能:外觀:淡黃色液體,無毒,無味,不燃.含量:40%. 化學性能:pH值:6.5±0.5;硫酸鈉含量≤0.5%; 氯離子含量≤0.2%;總堿量≤2.0%(以折固含量計).聚羧酸系減水劑分子結構中交聯型支鏈結構,在水泥水化過程中,通過不斷緩釋減水劑分子,來保持減水劑的分散性和保坍性.
三、使用說明 1、KMS-Ⅰ型聚羧酸系高性能減水劑的摻量為膠凝材料總重量的0.2%~0.5%,使用前應進行混凝土試配試驗, 2、KMS-Ⅰ型聚羧酸系高性能減水劑不可與萘系高效減水劑混合使用. 3、使用KMS-Ⅰ型聚羧酸系高性能減水劑時,可以直接以原液形式摻加,也可以配制成一定濃度的溶液使用. 4、由于摻用KMS-Ⅰ型聚羧酸系高性能減水劑混凝土的減水率較大,因此坍落度對用水量的敏感性較高,使用時必須嚴格控制用水量. 5、KMS-Ⅰ型聚羧酸系高性能減水劑與絕大多數水泥有良好的適應性,但對個別水泥有可能出現減水率偏低,坍落度損失偏大的現象.另外,水泥的細度和儲存時間也可能會影響KMS-Ⅰ聚羧酸系高性能減水劑的使用效果.此時,建議通過適當增大摻量或復配其它緩凝組分等方法予以解決. 6、摻用KMS-Ⅰ型聚羧酸系高性能減水劑后,混凝土含氣量有所增加(一般為2%~5%)有利于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耐久性. 7、由于KMS-Ⅰ型聚羧酸系高性能減水劑摻量小、減水率高,使用聚羧酸系高性能減水劑配制各類高性能混凝土,可以大幅度降低工程成本,具有顯著的技術經濟效益.
四、作用機理 水泥與水攪拌后,產生水化反應,出現一些絮凝狀結構,它包裹著很多拌和水,從而降低了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(又稱工作性,主要是指新鮮混凝土在施工中,即在攪拌、運輸、澆灌等過程中能保持均勻、密實而不發生分層離析現象的性能).施工中為了保持所需的和易性,就必須相應增加拌和水量,由于水量的增加會使水泥石結構中形成過多的孔隙,從而嚴重影響硬化混凝土的物理力學性能,若能將這些包裹的水分釋放出來,混凝土的用水量就可大大減少. 混凝土中摻入
聚羧酸減水劑后,減水劑的憎水基團定向吸附于水泥顆粒表面,而親水基團指向水溶液,構成單分子或多分子層吸附膜.由于表面活性劑的定向吸附,使水泥膠粒表面帶有相同符號的電荷,于是在同性相斥的作用下,不但能使水泥-水體系處于相對穩定的懸浮狀態,而且,能使水泥在加水初期所形成的絮凝狀結構分散解體,從而將絮凝結構內的水釋放出來,達到減水的目的.減水劑加入后,不僅可以使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改善,而且由于混凝土中水灰比有較大幅度的下降,使水泥石內部孔隙體積明顯減少,水泥石更為致密,混凝土的抗壓強度顯著提高.
五、包裝 1、KMS-Ⅰ型聚羧酸系高性能減水劑為8~40%溶液,采用200KG塑料桶包裝或槽車散裝. 2、應置于陰涼干燥處儲存,避免陽光直射. 3、有效保存期為6個月,超期經試驗驗證合格后仍可繼續使用.